礼的文件。

【其他朝代的翰林们大多清苦,因为无半点油水可捞,可这个朝代的翰林却不同,因着还负责科举一事,一个个赚得可谓是盆满钵满。】

江稚鱼看着一个个吃得肚子都收不住的翰林们,礼貌微笑。

【别人的翰林院:清贵,虽贫穷,地位却高。】

【天启的翰林院:富贵,富贵,地位极高。】

会试虽春日才开始,但冬日里,学子们便已纷纷入京准备了,翰林们若是得闲,便去国子监走上那么一遭,去时荷包空空,回来后,荷包必是鼓鼓囊囊,装都装不下。

翰林院若是来了新人,必会先让老人带着,去国子监走上一遭,这一遭下来,无论他收是不收,只要他不告发,便是同流之辈了。

反正这些年来,但凡经过这一遭地,无人提及告发一事。

但今日来的这个……

众翰林们面面相觑,皆从对方眼中,看到了不知所措。

因着江稚鱼朝堂上的发言,翰林们皆有些心虚,摸不清她的脾性,也无人敢提。

他们虽不提,但江稚鱼心里却是门清。

“对了,翰林院内,是如何编纂书册的?”

翰林们带着她去看,沿途时随意问道:“江侍读学士可是得了什么好东西,想要抄录?”

毕竟除了这个,他也想不到江稚鱼为何要来看如何编纂书册。

有这功夫,去国子监走一趟,它不香吗?

江稚鱼轻笑一声:“并无,只是有些故事,想要印刷出来罢了。”

翰林闻言点头,打听着江稚鱼的喜好:“不知江侍读学士喜好何等故事呢?是正史一类,还是民间故事中的话本一类?”

“两者都可。”

翰林轻顿了一下。

行了几步,便到了编纂书册的院子,翰林道:“不知江侍读学士要印多少份,这故事啊,抄一份容易,若是多份,很是耗时耗力。”

他的言外之意,便是最好只抄一份,免得耽误了正事。

江稚鱼眼神看了一下,翰林院内用的,还是雕版印刷。

江稚鱼点头:“放心,定是不会耽误正事的,我今日回去将书本整理好,明日,便借用一下这间院子。”

她说着,捡起旁边

章节目录